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牙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快速检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RPA等温扩增联合免疫层析技术(RPA-LFD)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2411731750.6。

淋巴囊肿病是由淋巴囊肿病毒引起,可感染包括牙鲆在内的140余种鱼类。淋巴囊肿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有囊膜,直径200~260nm,病毒核酸为双链DNA。该病毒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感染途径可能是病鱼排出的病毒进入水中,其他鱼接触后被感染。该病毒呈全球性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患病鱼皮肤、鳍和尾部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菜花形瘤状物为外部特征,并且能侵入鱼体性腺、脾、头肾等多个组织器官。尽管致死率相对较低,但该病会导致患病鱼类失去原有的商业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淋巴囊肿病在国内养殖牙鲆中首次爆发以来,对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对仪器设备及操作人员要求高,阻碍了LCDV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监测的便捷进行。本团队基于RPA-LFD技术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仅需15分钟的恒温扩增,再配合LFD试纸条即可完成检测,其检出限可低至5 pg/反应。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而且扩增特异性及灵敏度高,优势明显。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4004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TD41)以及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等项目的资助。
(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