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北戴河站开展渤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30  发布者:  字体大小:【加大  减小】  【打印】

5月2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在渤海秦皇岛海域组织开展2022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河北省渔政执法总队薛荣杰副队长、李志坚,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傅仲研究员以及渔民代表等出席活动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渤海重要经济物种褐牙鲆、红鳍东方鲀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支持,共计放流鱼类苗种142万余尾(包含标志苗种11万尾),其中褐牙鲆苗种115.9万尾,红鳍东方鲀苗种26.9万尾,圆满完成2022年渤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任务。禁渔期结束后,北戴河站将开展跟踪调查和社会调查,利用分子标记和耳石微化学标记手段,评价增殖放流效果。

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北戴河站主要研究领域之一。2007年以来,北戴河站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精神,连续承担农业农村部等下达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持续开展了渤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渤海秦皇岛海域放流中国对虾3.6亿尾、褐牙鲆2254.4万尾、真鲷604.26万尾、红鳍东方鲀85.5万尾。北戴河站利用生物技术、定量分析化学等方法,研究了放流规格选择、重建群体生态适应性、遗传风险、资源贡献率等科学问题,通过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评估,有效促进渤海渔业资源恢复,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为推动渔业资源增殖养护精准评估、高质高效量化管理以及支撑渔业发展和深化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渔业资源增殖研究室  供稿)


上一条:北戴河站开展河北省鲤鱼种质资源系统调查
下一条:北戴河站顺利完成春季牙鲆鱼卵生产和推广工作

关闭